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2016年4月6日22:23:00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已關閉評論3,638閱讀模式

    為貫徹落實2014年全國認證認可會議工作精神,根據國家質檢總局“抓質量、保安全、促發展、強質檢”的工作方針,按照國家認監委2014年工作計劃和《國家認監委關于印發〈國家認監委2014年認證認可專項監督檢查計劃〉的通知》(國認法〔2014〕23號),國家認監委對國內有機產品質量狀況進行了專項監督檢查。
7.1抽樣基本情況
7.1.1抽查產品范圍
2014年度主要是以保障民生、保護消費者安全為目標,以能夠客觀反映有機認證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為重點,結合2014年國務院食品安全重點專項整治的產品清單、國家認監委相應監督檢查計劃與重點、往年有機抽檢情況及輿情監測情況確定抽檢產品種類,本著“關注高風險敏感產品、重點區域產品”的主要原則,選擇近年來抽檢合格率偏低或不穩定的茶葉和水果,近年來投訴問題較多、監管風險較大、突發事件頻繁的乳制品、酒類和植物油產品,往年流通領域抽樣過程中產品認證真實性較差的糧谷類產品;突出有機產品銷售集中區域和產品集中區域(如四川和云南茶葉主產區、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力求從多個側面真實反映有機產品認證的真實水平;仍以流通領域作為重點,摸清市場上帶有“有機”標識的產品真實情況;并首次對網絡平臺上銷售的有機產品試行抽檢,為探索網絡平臺認證監管模式奠定基礎。
綜合上述情況,2014年度按計劃分別在有機產品銷售量較大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蘇和廣東等5個省市的常規和網絡平臺流通領域,云南省、四川省有機產品獲證見證檢查企業與北京市延慶縣、陜西洋縣和貴州麻江縣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的生產領域,抽檢糧谷、茶葉、水果、乳制品、植物油、酒和果蔬汁等6類產品。
7.1.2抽檢產品檢測及判定依椐7.1.2.1檢測依據
針對茶葉、糧谷類、植物油、水果、乳制品、酒和果蔬汁飲料產品的農殘、獸殘、重金屬、添加劑和非法添加物等方面的檢測標準進行了全面搜集整理和匯總,檢測指標高達516項。對抽查樣品采用了多農殘快速檢測技術,其中水果和糧谷類產品(包括酒類產品)農殘檢測采取多項農藥全掃描篩選排查的方式進行,農殘檢測的項目共計495項;其他檢測項目采用風險評估的方式,結合檢出率較高的項目確定為:重金屬共計4項,毒素類共計2項,添加劑類共計8項,轉基因共計3項,非法添加物共計4項。
7.1.2.2判定依據
GB/T1963(^2011《有機產品》,GB276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1—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12《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
7.1.3實阽抽樣悄況
2014年在流通、生產領域共計抽查6種319批次的有機產品。流通領域271批次,占85%,其中包括網絡平臺抽樣產品13批次、進口領域3批次;生產領域48批次,占15%,如圖7-1所示。
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7.2 2014年有機產品專項監督基本情況
2014年度監督抽檢工作于8至11月,歷時4個月。分別在流通領域(含網絡)和生產領域抽查319批次產品,經查驗認證真實有效產品305批次,認證真實性(認證真實性主要是指有機產品在銷售和流通過程中符合《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出現不符合的情況主要柒中在超期使用證書、未使用有機碼、涉嫌假冒有機碼及未按規定使用認證標志等問題)符合率達95.6%;對其中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273批次進行了檢測,檢測項目共516項,檢測合格270批次,不合格3批次,全部為茶葉,總體有機獲證產品平均合格率為98.9%。監督抽查期間,查處涉嫌有機編碼缺失、認證證書超期使用、認證標識超范圍使用的違法違規案件10起(見表7-1)??傮w來看,流通領域超期使用證書的問題比較突出,而認證真實有效的有機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較可靠。
2014年首次開展網絡平臺銷售有機產品抽檢。對網絡平臺上銷售的有機產品質量試行抽檢。在1號店、上海東方電視購物有限公司、天貓商城、淘寶網等購物網站抽取了13批次產品,包括有機植物油3批次、有機茶葉7批次和有機果蔬汁3批次。其中有3批次產品認證真實性不符合要求,分別為2批次證書到期失效和1批次產品未標識有機碼。網絡有機產品認證真實性符合率為76.9%,低于常規銷售渠道;送檢10批次產品,產品檢測合格。
2014年首次對糧谷類產品含轉基因情況進行了檢查,共計抽取糧谷類樣品89批次,檢測73批次,對CaMV358、NOS基因、BT基因(大米)進行檢測。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7.2.1認證真實性檢杏情況
2014年度認證真實性檢查發現不符合認證要求的樣品14批次,認證真實性符合率為95.6%。從認證真實性不符合具體情況分析來看,超期使用證書占到不符合總批次的50%、未使用有機碼占28.6%、涉嫌假冒有機碼及未按規定使用認證標志等問題占到14.3%和7.1%,具體不符合原因比例分布見圖7-2。從發現的真實性不符合產品的分布領域來分,14批次產品全部來自流通領域(表7-2),而在生產領域所抽樣的78個批次的樣品中,認證的真實性全部合格。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從發現的真實性不符合產品的類別來分,在這14個批次不符合的有機產品中,主要涉及茶葉類11批次、糧谷類2批次、酒和果蔬汁飲料類1批次;該三類產品真實性符合率分別占對應類別抽查產品批次數的85.1%、98.0%、97.1%,水果、植物油和乳制品認證真實性全部符合(表7-3)。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從發現的真實性不符合產品的產地來分,本次抽查的認證真實性不符合的14批次產品,分別分布于北京、廣東、江蘇、福建、黑龍江、廣西6個區域。其中福建生產的產品,其認證真實性不符合批次數最多,為6批次,占不符合批次總數的42.9%;廣西不符合批次數為3批,占21.4%;廣東不符合批次數為2批,占14.3%;福建、黑龍江、北京和江蘇各為1批,分別占7.1%(圖7-3)。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7.2.2產品檢測情況
檢測的273批次中,發現有270個批次的產品檢出合格,檢測合格率為98.9%。
從檢測不合格產品的領域來看,3批不合格產品中1批來自于流通領域,占檢測的230批次流通領域產品的0.4%,2批來自生產領域(云南省、四川省內見證檢查企業),占檢測的43批次流通領域產品的4.7%(表7—4)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從檢測不合格產品的種類來看,3批不合格產品均為茶葉類;從檢測不合格產品的產地來看,3批產品分別來自于四川省、云南省和福建省,各為1批次,分別占對應省份檢測產品的5.9%、4.5%和11.1%。從檢測不合格產品對應的認證機構來看,3個產品批次,分別涉及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2批次和北京五洲恒通認證有限公司1批次,檢測合格率分別為94.9%
和96%。
7.2.3有機茶葉農殘檢出情況重點分析
2014年度監督抽檢不合格產品主要為有機茶葉產品,不合格項目主要為農藥殘留,檢測不合格產品共計3批次,均為茶葉產品(表7—5)。2014年3批次產品檢出聯苯菊酯和毒死蜱2種農藥,檢出農殘種類較去年明顯減少,但聯苯菊酯檢出不符合率仍為100%。

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根據2008—2013年對有機茶葉的抽檢結果分析發現目前茶葉中農殘檢出率較高的是有機磷和菊酯類農藥,基本上是本次抽查所設定的23個項目,其中啶蟲脒、吡蟲啉、聯苯菊醋、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硫丹等是茶葉中農藥殘留檢出現最多的項目,本次檢出不合格的聯苯菊酯、毒死蜱也反映出有機生產環節存在的問題,可見農殘是有機茶葉產品的高風險指標,需重點關注。
從分布區域來看,三個不合格樣品分別來自四川省、云南省和福建省,今后該區域的有機茶葉產品將可能繼續被列為監督檢查的重點。而在繼續加大生產和流通領域有機茶葉產檢監督檢查和檢測的同時,有必要組織專家對有機茶葉生產和銷售的整個產業鏈進行風險評估,針對高風險環節進行重點監管;同時敦促地方質檢部門加大日常監管力度,要求各相關認證
機構加大檢查力度,對于出現問題區域企業增加不通知檢查比例并給出具體工作方案。
7.3歷年有機產品監督檢查情況
自2008年開始,國家認監委每年都組織有機產品專項監督檢查。與往年相比,2014年度糧谷類、乳制品、水果、酒和果蔬汁飲料類抽檢產品合格率維持不變,均為100%;茶葉產品的合格率較去年增加了7.2個百分點,但與去年不同的是本年度不合格的茶葉產品除來自流通領域的1個樣品,有2個樣品來自生產領域見證檢查的企業,可見有機茶葉產品問題仍然較為突出,種植過程中農藥的使用是有機茶葉生產過程中的最大風險因素。
從歷年監督抽檢合格率比較(圖7-4)來看,有機產品抽檢合格率均高于95%,有機產品質量較為穩定。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2014年有機產品質量狀況分析

7.4有機產品質量風險分析
通過2011—2014年國家認監委密集出臺的各項創新監管工作機制、提高有效性的一系列措施,如下發《關于進一步規范有機產品等食品農產品認證活動的緊急通知》(國認注〔2011〕70號)、《關于開展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國認注〔2012〕53號)、《質檢總局工商總局國家認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有機產品監管工作的通知》(國質檢認聯〔2012〕214號)等文件,國家認監委針對有機產品持續開展獲證產品抽檢、獲證企業見證檢查、示范區網格化檢查等專項監督檢查,以上系列舉措的實施進一步強化了認證監管部門對認證活動的監管,以及對違規認證行為的執法查處力度;強化了認證機構對獲證企業的跟蹤監督;強化了相關職能部門的協調配合’促進了監管合力的形成’認證有效性得到提高,認證公信力得以彰顯。
同時也應注意到,仍存在違規使用有機認證標識現象較為凸顯,往年監督檢查不合格產品相關企業繼續使用有機標識以及網絡平臺銷售有機產品的認證真實率低等問題,應在今后的工作中引起足夠重視,主要問題如下。
7.4.1違規使用禁用物質風險依然存在
從市場或生產地抽取的產品含有禁用物質殘留,說明生產、加工和銷售企業在生產過程控制、緩沖區、有機完整性等環節風險需加強控制。特別是有機茶中的聯苯菊脂檢出率較高也提示應該認真研究對小綠葉蟬等有害生物開發針對性有機防治手段。除化學農藥外,除草劑、化肥的違規使用問題也要列人監督檢查范圍。
7.4.2違規使用有機認證標識現象較為凸顯
流通領域違規使用有機認證標識現象突出,認證真實性不符合率達到5.8%,其中超期使用證書50%,未使用有機碼占28.6%,涉嫌假冒有機碼占14.3%,未添加認證標識占7.1%。本次違規使用標識案件10起,未按規定標識有機碼就有7起,主要涉及茶葉類產品,亟待引起重視。同時流通領域的認證監管也需要引起其他監管部門足夠的重視,共同從自身職責出發,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7.4.3往年監督檢查不合格產品相關企業繼續使用有機標識
2014年度出現去年檢測不合格產品(安溪一農)認證證書被撤銷,但有機標識仍在使用的情況??梢妼栴}企業查處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也提醒督促地方局在對問題企業進行查處時,除要求企業召回問題批次產品,應要求企業給出對已售出的使用標識的有機產品的處理措施,并對此類產品及其涉及的單位進行重點監督。
7.4.4網絡平臺銷售有機產品的認證真實性符合率低于常規流程領域
2014年度監督檢查中發現網絡平臺銷售的有機產品認證真實性符合率為76.9%,明顯低于常規流通領域和生產領域,網絡平臺一直是國家認監委認證監管的薄弱環節,未來仍有必要在認證真實性方面加大對網絡平臺銷售有機產品的監督檢查力度。文章源自FOFCC-http://www.toushiyabao.com/11573/

繼續閱讀
新聞中心

《2024年世界有機農業概況與趨勢預測》全球首發 – 中國有機市場規模躋身世界第三

第35屆有機食品展覽會(BIOFACH 2024)于德國時間2月16日在紐倫堡落下帷幕。為期4天的本屆展會,共有來自94個國家的2550家參展商參與其中,共同奉獻了一場精彩紛呈的盛會。在展會...
知識簡介

中國有機產業發展對生態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

  生態文明是人類遵循人、自然、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客觀規律而取得的 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和;生態文明是以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和諧 共生、良性循環、全面發展、持續繁榮為基本宗旨的...
知識簡介

中國有機產業發展潛力分析

8.1與全球有機產品發展狀況的比較分析瑞士國際有機農業研究所(FLBL)和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FOAM)對世界范圍內170個國家(2012年為164個國家)的有機農業數據進行了調查統計(FiBL...